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自身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我校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因专业和教学的需要,本人进入到了安徽瑞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跟岗实践,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工的指导和要求,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现将这几周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身临其境的体会汇成文字,作一次总结:
一、实践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8月2日
二、实践地点: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
三、实践目的:进入轨道公司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切实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切实感受日常教学活动和企业对职工专业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了解轨道公司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明确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向,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教学做准备。
四、实践内容
(一)专家讲座培训
1、淬炼师德师风推进三全育人(黄学文教授)
通过学习黄学文教授讲授的淬炼师德师风推进三全育人讲座,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启迪,我将本着坚持"教书先为表,育人先立德"的职业道德建设原则,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以优良的师德师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安全实训、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解读(解向华讲师)
解向华老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实际的安全案例向我们传达了安全操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在后期工作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还需时刻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技能。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职教领域的解读(侯贤锋律师)通过侯贤锋律师的讲解,我意识到了懂得一些教育教学方面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懂得法律法规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法律法规条例,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懂得法律法规还可有效地保障自身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优秀教科研案例(庞春梗老师)
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认识与发现,是对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探索与把握,它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关乎教师的业务水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技能至关重要。庞老师的教科研水平非常高,在这个讲座过程中,他毫无保留的向我们传授了做好教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并结合自己做的教科研案例手把手的教我们该如何申请项目,如何实施项目等,让我受益匪浅。
(二)、企业实操
时间:2023.7.13-2023.7.14
地点: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运用库)
1、安全教育
1)学习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方针和机制;
2)了解车辆段的危险源、学习安全事故案例;
3)学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三不违原则”、“四不伤害原则”以及“四不放过原则”)
通过安全教育,我了解了每个岗位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安全操作标准,提高了安全意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度程度以及实操的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2、安全考核
3、认识场段
1)场段的组成架构、部分划分、工资待遇以及岗位需求等信息;
2)了解了车辆班组的日常工作内容
了解了学生最关注的工资待遇、职业晋升等问题,并掌握了车辆班组的日常工作内容,便于后期有针对性的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
二)第二周实训内容
时间:2023.7.17-2023.7.23
地点: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运用库)
1、电客车系统部件及功能认知
1)电客车的单元组成
列车分为1-2-3、4-5-6两个单元,车辆两端采用全自动车钩,用于拖车等工作,两单元间采用半自动车钩,其余部分采用半永久车钩连接。
2、电客车的系统部件及功能
1)车顶部件
受电弓(受流器,取电)、空调机组(车辆内的温度调节)等
2)车体部分
内部装饰(提高整车的舒适度、实用性)、车门(乘客上下车的通道)、车内照明(改善车内亮度)等
3)车底部件
转向架(承载部件、走行部件、减震部件等)、AB箱、PA箱、电阻箱等(车辆供电、分配电)、风缸(制动)等

图1 电客车系统部件认知
3、日检标准化作业流程
1)日检班组的工作模式(白夜休休)
2)日检班组的工作内容(车上部件的外观质量检查以及功能检查,例如检查齿轮箱是否漏油、螺栓是否松动、构架是否有裂纹等)
3)跟随日检班组上夜班,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一辆列车由两名工作人员分别从两端开始检查,作业时间为40-50分钟,关键部位的检查要求等)

图2 夜班作业
4、精益休J7作业
1)车顶作业
受电弓的尺寸检查、降弓的力矩检查以及空调过滤棉的更换2)车上作业
车门的尺寸结构检查、对中度检查等、车上显示屏功能以及消防设备性能的检查、驾驶室部分参数的检查等
3)车底作业
车钩性能的检查包括更换润滑油等、关键零部件的尺寸检查(例如悬架高度、轮对尺寸等检查)
通过在运用库的理论培训+实地考察,我对于车辆的基本设备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后期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照片以及视频素材,丰富了教学资源。
三)第三周实训内容
时间:2023.7.24-2023.7.28
地点: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架大修中心)
1、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架大修中心厂修的安全操作要求以及危险源的避让原则等培训,完成安全考核)
2、电客车系统概况
1)电客车机械组成部分(车门、转向架、车体等)
2)电客车的电气组成部分(电气线路分布、EP阀等)
3)电客车系统的维修周期(5年厂修、10年大修)以及维修原则
3、转向架系统培训(理论+实操)
1)转向架的组成部分(构架、轮对、悬挂结构等)、转向架的维修工艺流程
2)转向架的拆解与组装(实操)
3)构架的除漆以及磁粉探伤工艺(实操)

图3 构架的除漆
4、轮对系统的培训(理论+实操)
1)轮对的结构组成(轮轴、钢轮等)以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故障模式
2)轮对的除漆、磁粉探伤工艺以及超声波探伤工艺(实操)
3)轮对的结构尺寸检测标准以及智能检测系统的认知

图4 检测轮对
5、电子电气系统培训
1)电子电气工区的作业流程(电气的分离、电气部件的更换等)
2)电气重点部件的维护(例如高速断路器需拆下灭弧罩,检查灭弧片的状态、检查动静触点的尺寸结构等)

图5 电气结构认知
通过为期一周的架大修培训,我对电客车的机械结构以及电气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掌握了转向架、轮对以及电气部件的检修工艺以及操作规范,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第四周实训内容
时间:2023.7.31-2023.8.2
地点: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江路车辆段(架大修中心)
1、总装工区设备及架大修工艺
1)电气连接件的拆卸
2)空调机组的拆修
3)减震器的拆卸
4)整车的清洁整顿
2、车体车门工区设备及架修工艺
1)车门的组成结构(门页、门锁装置、斜门架等)
2)车门的检查参数及调节方式
3)车门的500次开关门试验

图6 车门的调试
3、调试工区设备及架修工艺
1)车体的气密性试验
2)列车的称重工艺

图7 整车下线前的调试
列车是保障乘客乘车安全性、舒适性的主要载体,关乎着千千万万名乘客的人身安全问题,关注列车的每个组成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是车辆班组人员的职责所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尽责,才有了我们出行的便捷、安全,我们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五、实践体会:
在为期近四周的企业实践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弥补了一些知识的盲区,还有幸进入车辆段运用库以及架大修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对原先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设备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更重要的是切实的了解了企业的用人标准以及岗位需求。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就必须要不断的跟新教学理念,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这次企业实践,我能明显感受到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尤其是轨道公司,列车上方通着1500V直流电,车体上方作业位置距地面超过2米,转向架等设备重量大等,员工一旦出现懈怠或者误操作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安全更快速的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意识,我们在日常实操教学过程中就要时刻提醒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让他们牢牢掌握安全操作的规范。
2、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暑假实践期间,我像企业工作人员一样上下班,从事和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知识。通过到企业实践,我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3、强化创新意识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企业一线工作者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例如车辆段架大修中心在进行车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500次的开关门试验,传统的试验只能通过人工操作,耗时耗力,为改善此现象,他们创新性地研究出了一台试验操作设备,实现了自动检测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诸如此类的发明还有很多,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日常教学以及教科研工作是否做到实处的问题,今后我将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踏踏实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5.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下企业锻炼学习,使我充分掌握了目前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收集了企业一线的相关资料,还通过企业锻炼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了解到教学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了解到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为以后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的工作中能有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我对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我也了解到企业的良好服务意识、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对我们下一步进行教学改革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